学子西藏支教首遇断水三天
“我们去的地方是离拉萨市区45分钟车程的一所县中。”肖靓亮告诉记者,本次出行为了确保安全,有两名学生家长全程陪同。他们一行人到达当地以后,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校的隆重欢迎。为了照顾这批“贵客”,当地政府把他们安排住在最好的招待所里。但即便这样,连续三天他们仍是遭遇了当地常见的断水现象。志愿者们为了进行洗漱,只能到超市去买瓶装矿泉水。更要命的是,此时好几个志愿者身上都发生了高原反应。“虽然当地吃的东西、住的环境,都让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平原里的孩子不习惯,但想到我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所有的艰辛我们仍是忍受下来了。”
为藏族孩子打开英语学习一扇窗
“在到达我们支教的达孜县中学的第一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和学校的老师接洽。”肖靓亮告诉记者,当地的老师们给她们端上了香喷喷的酥油茶,这让志愿者们受到很大鼓舞和安慰。肖靓亮从她即将教学的初二(5)班和(8)班的杜老师口中得知,她原来也是一名支教大学生,因为离不开孩子们最终留在了西藏。肖靓亮等同学刹那间领悟到了一名乡村教师的神圣责任感,内心受到很大触动。
结果这一招奏效了。志愿者们在各个班级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诸如音乐课、体育课、活动课等等,全部用英语教学。结果,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都很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普遍爱上了英语这门课程。
难忘高原记忆成永恒珍藏
“西藏孩子们的英语成绩为什么会这么差呢?通过和老师们的交谈我了解到,他们对英语课程普遍不重视。”肖靓亮告诉记者,由于这些孩子常年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达孜县地区,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说英语的机会更少,所以根本不了解英语在未来交流中的重要性。
“这家学校是整个县城唯一的一所县中,全班42名学生据说每年只有10多名学生能够考上拉萨中学,其他的学生要么上职业中学要么就面临辍学。”可是肖靓亮也知道,仅凭他们这支支教小队的力量,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希望这些孩子的命运能够获得改变,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成长。
支教的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离别的日子。西藏的学生们自发地给志愿者写了一些感激的信件,拍照留念。“和我感情最深的初二(5)班同学们,在我走进教室的时候,齐声唱起了熟悉的《茉莉花》。”肖靓亮告诉记者,自己此时再也控制不住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肖靓亮告诉记者,她已经向孩子们承诺,明年一定会再去那里支教,让这份爱心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要让爱的种子遍地开花
“我们中加班的所有学生,将来都将走向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国外大学在决定是否录取一个孩子时,对孩子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间和质量都有严格要求。”据金沙js9线路中心学生事务部主任PEARL LEUNG告诉记者。中加班的所有学生,每年都必须完成一定份额的公益活动学分,否则就不能顺利毕业。正是这种严格的制度要求,让中加班的学子们养成了热衷公益的好习惯。
该校分管国际部的的胡虹洋副校长告诉记者,近些年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南外国际部之所以重视德育,除了是因为国外课程本身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形成多年的教育传统,“在我们看来,学子成才前必须先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