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没有把定位集中在实验班、实验室的建立或者少数“天才”、“怪才”的选拔和培育上,而是指向了每一个孩子。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位,一是着眼长远,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质; 二是立足学校, 传承南外的“理想人格设计”;三是抓住根本,建构核心价值和基本素质;四是面向全体,实现公平与“拔尖”的双赢。
我们尝试把“英才启蒙教育”作为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我们认真研究国内外知名学校的办学思想。把批判理性、追求卓越和公共责任感作为英才启蒙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把10种能力和15种素养作为英才启蒙教育着力培养的基本素质, 在此基础上建立拓展性、荣誉性、活动性、社会性等多种课程, 并围绕课程平台营造多方位引导、多维度评价和多样性文化的保障机制和环境氛围。
多种课程:外语特长、理科优势和人文情怀。
留学耶鲁大学的闵捷等同学给学校来信说:我们对国外的授课方式很适应,因为国外的课堂和南外的课堂非常相似,有很多自由的探讨和争鸣。外语的“结构情境-交际”教学法和语文的“激疑-探疑-释疑” 教学法等已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品牌教学法。理科优势日益凸显,人文学科建设紧跟其上。“外语特长、理科优势和人文情怀”成为南外学子的普遍追求和鲜明特征。
在此基础上,校本课程的建设是贯穿英才启蒙教育的主线,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校本课程分4个板块:拓展性课程,共计8大类260 门校本课程,包括旨在激发兴趣、满足求知欲的外语类、文科类、理科类的应用和探究,旨在滋养学生“中国灵魂”的艺术类、体育类、礼仪类的陶冶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领导与协作能力的交际类、演讲类的培训和实践;荣誉性课程,采用“主教练员”制,注重呵护和舒展学生的天性和灵性,把求知欲和探究能力作为重点,建立了包括“南京市星光计划———数学基地” 和“信息学基地”、ADIS实验室数字化传感器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数十个教学基地,给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搭建了多元的平台;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校园节日、学生会竞选、学生代表议事例会、辩论会和各种论坛等;社会性课程,包括社团和志愿者活动等。
多方引导,让每个学生都以卓越为追求
教育引导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我们通过班会、生涯规划、师生交流以及和名人对话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拥有远大的理想,作出理性的定位,制定可行的目标,并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打拼每一天。
班会三级管理。建立校级、年级、班级的班会主题三级管理的模式,把英才启蒙教育作为班会的校级主题,各年级针对自身特点进行分解,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落实。通过班会让学生关心班级、年级、学校的事情,对生活有所审思,有所言说, 在对话和讨论中形成成熟和独立的判断。
生涯规划。成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处”,组织专职力量,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从现阶段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大学梦想,确定迈向大学的具体步骤;从长远看,让学生明确人生的目标和发展的路径。
师生交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把关注学生心灵, 促进学生精神成人作为工作的主线。通过平等和谐、不露痕迹的交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足在哪里、方向在何处。
文化名人进校园。我们利用名人效应激发学生冲击梦想的斗志, 让那些为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精英人物来到学生身边,和师生展开对话。李肇星、许倬云、毕飞宇、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耶鲁和杜克大学校长、英国议员代表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大师级人物和社会名流都曾经到学校演讲, 和学生交谈,在校园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多维评价,让每个人都有“做第一”的可能
单向度的评价必定扼杀多数人的“拔尖创新意识”。我们把多维评价作为英才启蒙教育的主要支撑。以多维评价促使每个人“特色鲜明”、“与众不同”; 以多维评价让每个人都有“做第一”的可能,让每个人都有“做第一” 的期待、信心和行动。
我们对江苏省教育厅“六星学子方案”进行校本的细化和丰富, 我们在努力追求评价尺度标准化的同时, 尽可能实现评价角度的多样化。荣誉和奖励向所有学生开放、让更多同学获得自我效能感。每位同学都有得星的可能———但理由不尽相同。我们发动全员参与各类盛会和赛事, 让不同的特长都有发挥的空间、让不同的角色都有相应的荣誉,让每位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在校园生活中,我们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展现学生个性的窗口, 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甚至连半个小时的午间也要成为年级、班级轮流献艺的“法定时间”。
多元文化,兼容并包成为学校风气
我们的国际化办学为校园文化奠定了多元格局。频繁的国际交流为校园文化融入了多种元素, 丰富生动的校园节日为校园文化营造了多彩的背景, 众多的外籍教师和学生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带来了多样的生活情趣。而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容纳异见的气度和平等对话的能力。我们在多元文化中培养学生兼容并包的气质、开放自信的性格以及尊重和理解差异的习惯, 着力塑造学生的国际理解力和国际竞争力。
无论传统还是前卫,无论主流还是边缘, 在南外都有一席之地, 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角色、效能和成就。对待异质我们宽容、对待另类我们理解、对待差别我们尊重、对待个性我们赞赏, 不仅做到和而不同, 而且还理性批判、博采众长、萃取精华。
以英才启蒙教育为主线的多样化的引导、课程、文化和评价, 让学生在一个广阔包容的教育生态中理性选择,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并渐渐承担起对亲人、同学和社会的一份责任。南外的英才启蒙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学业的导师, 还是人生的导师。曾经一度沉沦, 后来因乐曲创作而声名大振的李克然同学说: “只因为到了南外, 才遇到那么多懂我的老师, 老师教会我怎么经营自己的长处, 老师比我更清楚地看到我身上的优点和不足, 在我之前看到我未来可能的发展道路, 给我鼓励和支持。”
作者:董正璟
转载自2011年1月10日中国教育报第06版今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