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迎青奥,用心品南京”春游远足优秀文章选

发布者:余俊发布时间:2014-05-05浏览次数:1802

 

                                        一次有意义的春游远足                          初一(4)班周蕴博
 
        2014年的南京是青春的,是热情的,是别样的,第二届青年夏季奥林区克运动盛会将会在这里举行,我们已做好了准备,要用最健康、最饱满的姿态迎接它的到来。为此,金沙js9线路中心组织了“健步迎青奥、用心品南京”的春游远足活动。
        星期六一大早,天空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这丝毫不能阻挡我们远足的脚步,初中部的同学们准时在武定门口集合。出发了!一千多人的队伍有轶序地排成一条蜿蜒长龙,大家迈着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向前进,我们的心情有点激动,这是第一次感受远足,也是第一次用心感受南京!
沿着雨花门城墙边青砖铺就的道路前行,两旁树木成荫,树叶儿泛着碧绿的光泽,也许是被这绵绵细雨滋润的吧!深呼吸,空气是清新的,泥土也是清新的!不远处有人在唱歌,有人在跳舞,有人在健身,一片和谐而美好的景象。
        同学们边走边交流着,队伍很快就来到了中华门。中华门在明代被称为聚宝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城堡,战时可容纳3000士兵,城门共设三道瓮城,若两军交战,将敌军放入城门截成三段,分而歼之,就是传说中经典的“瓮中捉鳖”,古人的战略智慧真令我们敬佩。透过古墙上的残垣断壁,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当时战士们为了保卫这座城池而誓死拼搏的情景。
从中华门出来即迈上凌空越阻的长干古桥,这座古桥距今已800百多年历史,曾屡遭战火,现在是桥下秦淮湍流,桥上车水马龙,步上桥面,当觉宽阔开朗,气度不凡!走到这里不禁令人想起李白的《长干行》。
        远足的队伍沿着“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继续前进,一路上美丽宜人的美景尽收眼底,一条秦淮河,十足南京味。不知不觉中行程约10公里的春游远足就要临近终点了,大家感觉到了累,也走出了汗,但是每个人都收获颇丰。在体育煅炼的同时,也与南京贴的更近了,我们会用自己热忱为青奥会贡献一份力量!

  

                                           

                               春光一路                                初二1班 华韵然

        细雨酥润,丝丝袭人。伴随着几缕春日的微凉,武定门朦胧在和风细雨中。春游远足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帷幕。十里路,漫漫的。手里攥着一纸问卷,便寻着路边的提示,列开悠长的纵队,将自己的身影隐匿在淡淡的银针里了。
        沿着小路,身边是那古老城墙,岁月流逝中铭刻过的印记,至今依旧清晰可见。树影里的我们在雨中追寻着历史的痕迹,倚着那些由块块土砾石砖砌成的高墙,迂回在小道上。忽又听到同学欣喜地叫喊声,一定是又发现了什么资料吧。一点一滴的,在雨中恍惚的文字,清晰地向后人诉说着这座,似乎被遗忘的过往。雨还在下,我们没有撑伞,呼吸着早晨雨露带来的湿润的气息。幽径边,紫色的鸢尾花带来静静的芬芳。雨水淅淅沥沥,路边偶见几座童子嬉戏的铜像,欢颜里依稀还能听到银铃似的笑声哩。远足开始的旅途充满了春日的欢欣和悦色。
        告别城墙,雨势渐小,微风拂面。过了几座桥,身边便是一条缓缓流淌的秦淮河了,新绿的柳色在轻尘的朝雨里葳蕤。烟雨弥漫,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枝在春风里浮动,别有一番诗意。腿足之间有一瞬间的劳累,但很快就消散在春日别致的景色里了。秦淮河水悠悠,碧波荡漾着岸边垂绦绿杨模糊的倒影。听啊,河那端传来激荡的鼓声,由远至近,有节奏地在水面上回响。一条龙舟笔直地迎着微波,胜利的号子在划桨的青年唇齿间迸溅出火花。水面泛起的涟漪,余波徐徐散开道道透明的痕迹,鼓声渐远,面对剩下的旅途,我们又添了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
        旅程继续,趴在桥上石栏杆小憩,眺望河面。雨雾仍未散去,略湿冷的空气里,嫣然藏着一幅江南春日的画卷。浩浩荡荡的远足队伍已有了一份疲惫的气氛。迈开的步伐逐渐放缓,看着分分秒秒的时间流过,向着河的无际的远方进发,盼望着旅程的终结。
        穿街过桥,又一次漫步在河畔时我们望见了不远处的终点,十里远足终于在石头城公园画上完美的句号。意外的是,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疲倦。漫长的旅途,因为有了沿路美丽的风景,便有了坚持不懈的希望,在漫漫长路里逐渐酝酿一份欣赏美丽的心情。也正因为我们是那看风景的人,在一切仿佛漫长的道路上,才会有对未来的热忱和信心。十里的路上,有一路春色,一路南京美景,我们在一路的漫步中,了解南京,带着微笑,捕捉路边的美好。
 
 

    

                                   行走在春天                      高一八班 周笑嫣

       426,又是暮春时节,尚且带些寒意的东水关门楼下聚集着南外高一的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春游也在紧张的期中考试后开始了。
       在我刚刚听说我们这次春游要步行15公里左右时,就有些畏惧和不满,平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走这么远,况且期中考试后我已经是十分疲倦了。
       开始走时,和好友们说说笑笑,时间仿佛过得很快,大家都是步履轻盈,身轻如燕的,然而,从中华门到集庆门的那一段路程,我们走的是泥泞的山间小路,小路向外倾斜,着实有些摔下的危险,一开始的轻松愉快,变得有些紧张和疲累了。
       这一站的路显得很是漫长,一刻钟过后,大家还在艰难地跋涉,从这一刻,我才意识到,高中的春游和想像中的玩玩闹闹,一路边吃边的春游走相差很大,这15公里的道路也毫不含糊,就这样铺设在我们的面前,愈发显得遥远和迷茫。
       一开始,我只是小腿有些酸痛,渐渐地,脚好像磨出水泡了,脚起落地的时候有些微微的疼痛;雨后的南京,水汽很足,黏黏的路面更是破坏了我一开始的好心情。更何况,在我的概念中,我一直不太清楚15公里有多长,我还将如此辛苦地走多久。
        可是,无论如何,终点就在前方,队伍也只能在终点时解散。所以,就算我有千百个不情愿,也只能一步步地走下去,不能停止。好在天气还算凉爽,朋友也在身边,一步步地,慢慢的接近终点。
       终于,石头城沿岸的绿色慢慢铺陈开来,展现出春日特有的清新和柔美,而离终点越来越近的喜悦感也冲淡了身体的疲倦劳累,终于,红色的标志告诉了我们,到达了终点。
       15公里的路程,开始听说时就已经望而生畏,如今,回头看看,,那15公里的路程仿佛幻化成一个小小的节点,印在我的记忆中。但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15公里的路程是我们用双脚一步步地丈量着,一步步地前行,才到达最终的彼岸。
       这一个春天,带着她独特的清灵气息,和那漫漫道路中我们流下的汗水和无奈。而我们一步步脚印的力量,让我由衷地感到我们是青年人,我们行走在春天。

 

     

                           远足有感                       高二四班       鞠晓然

        在经历了紧张忙碌的期中考试之后,我们全校同学于一个细雨蒙蒙的周六清晨在东水关公园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15公里远足。相信这样长距离的徒步旅行是绝大多数同学都未曾经历过的,这也是对我们生理和心理的特殊磨练。
        在这15公里的路程中,我们欣赏了秦淮河沿岸的迷人风光。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却鲜有人能够完整地领略她的美丽。而这次春游远足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从武定门到集庆门,汉中门,清凉门,定淮门,每一座城门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漫长旅程中的一个个节点,更是南京历史的沉淀。一路上,河畔风光的秀美与两岸林立的居民楼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风光完美融合。
        四个多小时的远足对于所有人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坚持下来不仅要有充足的体力,更要有坚强的毅力。当你腿酸了,脚疼了,走不动的时候,会选择就这样半途而废呢,还是咬咬牙坚持向前走?我想,通过这次的远足,很多同学都忍耐力都得到了锻炼,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学习中所需要的。
        在漫长的旅途中,几位好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路上有说有笑,四个小时很快也就过去了。这种能够一起跨越阻碍,克服困难的友情是我们一辈子的珍藏。
        经过这次远足,我相信所有参与者都有所收获,也许是体力上的锻炼,也许是毅力上的锻炼,15公里的路程将成为未来长路上一座特殊的里程碑。

                                                                    

                                     

                                                                                                                                                远足游记                 中加11D班 蔡蕴琦
 
        说起来我一直认为中加的远足是令人无比头痛的一项活动,事实也是如此,被通知要远足的那一天,不少同学脸上的表情都不怎么好看,奈何请假手段不如他人,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集合地点是东水关遗址公园,东水关是明初在杨吴金陵府东水关基础上建筑,墙体均为青条石,城高十。公园沿着城墙而建。公园的门楼上写着“秦淮胜地”,高耸的彩柱上刻着“十里秦淮”四个大字,标明这里是“十里秦淮”的入城处。可叹我一个名副其实的江南人士,从小到大来过夫子庙不下百次,却不知道这里才是真正的十里秦淮入口,甚至都不知道东水关遗址这样一个地方,说来真是惭愧,不过反过来想想,这次远足倒也不似听着那么无趣,有点意思,趁着来得早,不如到公园里看看,想着就抬起脚,往更深的地方走去。。。
        东水关大门傍着龙蟠中路通济门大桥西侧,在川流不息的车阵中十分打眼。古色古香的建筑向来是南京的特色,不过一进公园也着实吓了一跳,没有开发前的东水关一带情形荒凉,河流淤塞,城墙失踪修、污水横流,脏得不胜入目!路人皆掩鼻而过。被疏离遗弃的东水关,逐步就酿成了一处破墙倒壁,垃圾成堆、蚊蝇滋长的废地。而如今不仅东水关被重建,而且还修建了遗址公园,政府的效率实在令人咋舌,进门后便能看到一条盘曲小径,年夜红灯笼高高挂,到处都充斥着“既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新景。正对着我们的就是一座假山,这样的建筑倒是和大观园那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晨雾渐渐散去,公园的大致轮廓也慢慢清晰起来,说起来我们远足也是要先穿过这里,和平常的马路不同,公园的小径曲折,地面上凹凸不平的砖石刺激着脚底,像是有按摩师在做足底按摩,小腿酥酥麻麻的很是舒服。刚下完小雨地面显得湿漉漉地,不仔细点倒是极有可能摔跟头,一路谨慎小心的踩着小碎步,左边触手可及的是一排整齐的柳树,柳枝随着微风展示着它们婀娜的身姿,在过去ian,反射着日出暖光的湖泊,水波粼粼,也许是哪个小孩子不小心撒了一把晶莹的沙石,引着人不自觉地走近。右手边就是绵延不绝的城墙,鼻息进出间都是草地散发出来的清香,沁人心脾。
        为了不影响交通,学校大多选择了桥下的偏僻小路,可能是陆地上面走的次数太多了,这样给我一种走在另一个南京的感觉,河边生长着不少苔藓,就近的小路又是由一块块青石板组成的,穿着运动鞋的我踩在上面只能站住几秒,只好死死抓住前面死党的衣服以防滑到河里去,为此还被嫌弃不少次。

        跌跌爬爬走完这些路,第二天浑身骨头就像被打断又重新接上一样,酸痛得不行。不知不觉一个下战书的年光就轻松的渡过,我们终于近距离触摸了南京的母亲河和她的肌肤-南京城墙,并感应由衷的欣慰,感谢感动历代东水关的培植者们给我们带来的欢愉!感谢充满智慧的人类踏出的一条条捷径,让我们清晰地接触河岸边"一柳一桃一桂"的景色,让游人充实享受幽雅和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