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精选(六)密冠娅、王媛、王超颖

发布者:宣传外联处发布时间:2017-01-12浏览次数:1116

《鲁迅作品十五讲》导读

——推荐人 密冠娅


   T·S 艾略特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青年时期是凭着自己强烈的个人爱好来选择阅读,结合了自己的情感冲动;慢慢地学会了看更宽广的世界,有了更宽广的阅读面了,这时才懂得写较好的评论文章;真正到了成熟阶段,一个人才能真正走向理解那些伟大的作家,特别是以前曾遗弃过的伟大作家。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标新立异的社会,有时甚至一本责骂声越多的书便越有商业价值,文学在快餐文化的时代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纷纷扬扬的商业传媒领域,而七十年代末的一批新一代作家的崛起更是把经典文学的价值引向了二律背反。批判性本是值得赞扬的斗志,席勒青年时代那一本本充满斗争性的剧本使得多少当时的青年热血澎湃,更何况,人的精神价值容易在赞扬声中消散,却易在批判声中振作。但是,当热血一旦被过多的激情因子占据时,他们考虑的往往不是为什么要批判,而仅仅是要去批判,就像文革时那些冲动的红卫兵小将们的斗争,他们未必不善良,只是在他们的头脑中狂热占据了理智的位置。当我们把目光引向作家辈出作品争鸣的现代文学时,一定会发现承受了最多批判的经典文学作家无疑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诞辰已经整整一百三十五年了。在这一百三十五年里,中国的变化是惊天动地的,而如果让这位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来到这个时代,他所面临的选择也一定是艰难的,面对文学,面对社会,面对他所关注的国民性,他一定会有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这些八零后来说,没有经历过文革的蜕变,我们的童年时期也没有如今孩子们这样丰富的物质条件。我们是伴随着中国的前进而一步步探索地成长。当我们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科书中读着鲁迅先生的文字时,我们绝对不会想到,在大学的课堂里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已经很少是对鲁迅先生的推崇了。

   小时候,曾去过鲁迅的故乡,就住在离百草园不远的地方。那时候的东西都很朴素简单,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还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纪念鲁迅先生的地方,可事实上这些简单的纪念反而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如今的绍兴已经学会了利用这些历史,熙熙攘攘到处是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东西,连他的外婆家也成了商业旅游景点,可是来来往往的游客从那儿得到了些什么?人前人后的喧哗,旧物翻新的装饰,这些又留下了多少意义?有多少人还会像10岁时的我那样满怀景仰地用手触摸着刻在书桌上的“早”字,又有多少人还会在走进纪念馆的那一刹那仿佛被鲁迅先生深邃的目光凝视?剩下些什么了?我们都无法回答。

   在我们早期的课堂里,鲁迅是被当作一个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人物来推崇的,或许这种强制性的定位式教育模式在我们的早期学习生涯中埋藏了一些弊端,当我们到了开始独立追求自己的审美价值的年龄时,我们便很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后来读鲁迅的小说,阿Q、祥林嫂、孔乙己的形象从课本中慢慢走入了头脑,当然还有先生的各种杂文,可是,他的锋芒毕露,他的忧国忧民在刻板的教学模式下成了我们考卷上千篇一律的内容。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这种方式来阅读鲁迅的小说在还未形成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我们心中留下的只能是糟糕的印象,而针对小说中的几个字词来长篇分析潜层涵义的刻意,或者是更为荒谬的抽取一段标点来填写的试题,这些方式表面上看来是在推崇这位伟人,事实上反而歪曲了鲁迅先生的形象。记得那时我听一个电台节目,当主持人问“民族魂”指的是哪一位作家时听众哑言,起初我以为仅仅是个别听众的疏忽,但转而问我身边学习过无数篇鲁迅文章的同学时他们的回答竟然也是沉默,我想这种凄凉是悲哀的。

   面对文学时,我是个安静的人,我总是静静地去体会那些文字,体会每一个文字书写者的心境,从而领略他们的意义。当我坐在教室里,听着耳边对鲁迅先生的种种指责,甚至涉及了个人的隐私时,我没有说一句话,我想他们只是在唇枪舌战中让非理智驽驾了头脑,当他们静下心来后真正的想一想,他们会明白。或许这不是现在,但会在将来的某一天。

   世上无完人,鲁迅先生的人格当然不是完美的,但我想每一个人包括批判他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对当时的批判性,不妥协的斗争性,看他的文字能让我们发现——文学,已经不仅仅是儿女情长的缠绵;文学,也已经不再仅仅是装点门面的工具。他的文字,展现了一个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了时代的人物的伟大形象。而且,当你全面地去看看先生的文字时,你甚至会发现,他的文学的各个方面对于后世各种文学模式而言已经具有了超前性。小说无疑是成功的,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对人性的探索在赵树理老舍的文章中发展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即使是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伤逝》,他的超前性也是另人惊叹的,且不论内容方面的,单看看小说的语言描写,如果放在现在,就算是放在以前卫标榜的网络文学的最好作品面前其时代感也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杂文的开创更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代代的作家们用杂文这种锐利的方式推动着文学的前进。讲到鲁迅先生的散文则首推《野草》,在这本散文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痛苦彷徨又不向命运屈服的人物形象,而通过这些散文,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把握先生的各方面的精神世界。《野草》使鲁迅的形象更加真实而鲜活,文中所采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可以说让如今文坛的超现实主义作家们汗颜。这种老练的笔调不是一个历尽沧桑的人绝对写不出来的。即使是通俗文学,让我们翻开《故事新编》读读那些诙谐幽默的故事,我们会发现这种改编历史融入现代生活的创作方法已经在如今被我们的影视编导大量采用,而其中的语言运用也在当今走红的大众喜剧中能找到影子。

   或许我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这样把握鲁迅先生的文章,方式也有些不妥,我的人生阅历也远远没有到完全理解先生文字的能力。陈丹青先生说:“鲁迅先生被过度谈论了。”我们听得出这话的弦外之音,所以今天郑重地推荐钱理群先生“谈论”鲁迅的这本书。“老钱在北大开过不止一次的周氏兄弟专题课。在北大,中文系老师讲课风格各异,但极少见像他那么感情投入的。太激动了,眼镜一会儿摘下,一会儿戴上,一会儿拿在手里挥舞,一副眼镜无意间变成了他的道具。他写板书时,粉笔好像赶不上他的思路,在黑板上踉踉跄跄,免不了会一段一段地折断;他擦黑板时,似乎不愿耽搁太多时间,黑板擦和衣服一起用; 讲到兴头上,汗水在脑门上亮晶晶的,就像他急匆匆地赶路或者吃了辣椒后的满头大汗,来不及找手帕,就用手抹,白色的粉笔灰沾在脸上,变成了花脸。即使在冬天,他也能讲得一头大汗,脱了外套还热,再脱毛衣。下了课,一边和意犹未尽的学生聊天,一边一件一件把毛衣和外套穿回去。特别是讲他所热爱的鲁迅,有时你能看到他眼中闪亮的泪光。每当这个时刻,上百人的教室里,除了老钱的讲课声,静寂得只能听到呼吸声。”——这样的课堂,我们无论如何不应该错过。




《我们仨》导读

             ——推荐王媛


   今年5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一早朋友圈就被这条信息瞬间刷屏, 如今重温了杨绛先生于92岁高龄时所撰写的《我们仨》一书。一个92岁的老人,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先她而去的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钱氏夫妇(钱钟书、杨绛)在学界德高望重,是很多人心中敬仰的学者。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知之甚少。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全书风格哀而不伤,总是泪中带笑。语言平实细腻,通篇弥漫着至爱亲情,尤其关于钱媛(钱钟书与杨绛的女儿)患病住院的章节,杨绛先生几乎是心里滴着血写的,让人看了,眼泪潸然。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读完最深的感悟就是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藏地白皮书》导读

                     ——推荐人 王超颖


   如果你要问,这本书写的很好吗坦白说,这本书大部分都是两个人各自的生活日记,尤其铭基的文字,只能说的上朴实。但是,在烦躁的夏日,我拿起这本书,竟然有把所有事情都放下,专心只想把它看完的阅读冲动。
   男女主角认识的时候,女孩子大学毕业,男孩子24岁。我记得,我在那个时候,对爱情还处于一边幻想一边担忧之中,更多考虑的是,毕业之后工作怎么办,如何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下来,已然没有了为谁奔赴千里河山的热情。
   对西藏怀抱同样热情的两个人,在西藏相遇了。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少见。在西藏,在丽江、在青海、在阳朔、在鼓浪屿,我相信都有很多更美好的相遇。可是,为什么,只有极少的人能成就这十年的爱情。因为,大部分的人,只是被那短暂的烟花四溅所迷离。等回到原地,他们退回各自的生活领域,原封不动还原成了世俗的年轻人——会计较、会衡量、会怀疑、会退缩。
   很多去过西藏的人,在圣山圣湖脚下,会感觉灵魂出窍,生出一肚子的感慨,会瞬间感觉被净化。他们抑制不住那种心情,给朋友发短信打电话抒发那样一种感慨。而书中的这两个人,他们不是去过西藏而已,他们的命运是生生的已经与那个地方连在了一起。好像心和灵魂,都搁在了纳木错。所以,即使离开了西藏,分飞两地。他们并没有失散彼此。没有大房子,没有钻石戒指,没有铺张的婚礼,他们也敢于说出誓言,成为各自的人生伴侣。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生活,恐怕很难被借鉴。因为,绝大部分的人,他们的眼里,更多的只能看见种种的限制、种种的障碍、种种的考量。父母、朋友、亲人,甚至是另一半,任何一方的怀疑或反对,都足以令很多人,此生放弃掉太多东西,去成就俗世的那些所谓完整。
   他们是幸运,不仅是因为幸运的遇到了彼此,更幸运的是,他们拥有那样的能力,守护住了自己,也守护住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