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准备艺术节,最初主创团队的心中充满了热情与迷茫,我们掂量着“璀璨华夏”的分量,期待着最完美的诠释却害怕无法承载这份历史之重。最开始从提出四幕的基本框架,到以火种串联每一幕的灵感,再到剧情的反复删改、剧本的不断润色,我们花费了一周的时间。这时面临年级汇演仅剩下短短七天,排练的进度几乎为零。
在不安与质疑的风暴下,演职人员们稳下了阵脚,利用休息时间中的每分每秒共同画出了最闪耀的同心圆。从燧人氏拾起第一粒火种、嫘祖抽出第一织蚕丝,一路走过南宋的颠沛流离,走过生物科技萌芽的二十世纪,来到当今之华夏,这段最终呈现的完整演绎却是在无数段碎片化的时间中拼凑而成——大多数演职人员牺牲了吃午饭的时间,有些只得把作业拿到黑暗的地下室去写,而忙于组织的主创团队们几乎全员获得了沙哑的喉咙。紧张的排练过程中,艰辛与挑战固然存在,然而一周后在舞台中央献上璀璨华夏的全曲时,一切努力与付出一并化为了台下不息的掌声。
排练期间发生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小事。为了给节目一个气势磅礴而充满展望的收尾,我们选择在第四幕设定合唱《歌唱动荡的青春》,而其发声之难、音域跨度之大令同学们发指。在一个极其寒冷的中午,为了不打扰自习的同学,第四幕的演员瑟瑟发抖地来到室外排练,然而鲜有人能完整唱得出来。就在转向其他部分的排练时,几位同学的歌声突然打断了我的脚步。他们认真地、小心地唱着,“听风雪喧嚷,看流星在飞翔”……他们的声音虽然因寒冷而颤抖着,却无比真挚,他们不停读谱练习的神态浮现在我眼前。我听着那些努力的吐字,心中升起蒸腾的热气,如同听见了我们这一代青春的颂歌。
节目中最特殊的角色,莫过于女扮男装的岳飞。由于因为道具物流的乌龙,这位演员迟迟拿不到红缨枪练习动作,而她只是寥寥几句抱怨,便拿起了常见的木棍、钢管等器材“练剑”。而到了最终汇演的时刻,换上了单薄的道具服,她却毅然离开了温暖的报告厅独自外出练习动作,在寒冷的环境中精益求精,最终在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
最后的年级汇演,其实只是班级艺术节活动中的一环,最后呈现的效果也注定是平日排练的缩影。从最初的编剧、选角,到后来的排练、视频剪辑、道具、登台,每一个环节都有一群人默默为之付出,每一次困难都有一群人共同努力克服。因而在最后的舞台上,我们将先人们的故事娓娓叙述,我们随着视频中的小舟漂回华夏文明的始祖,漂过烽火烟残的临安,漂过全国科研界屏息凝神的那一夜,漂到承载着青春的远方,漂到装满少年之梦的未来。
供稿:张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