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好 奋斗绘就未来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4-04-28浏览次数:10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3班的杨笑程我是高二4班的郎思宸

古人有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一种美丽的姿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劳动的收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劳动的情趣,劳动是充实而美丽的。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礼赞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

前不久,我们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在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实践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农活动。同学们挥洒汗水,增长技能,磨砺心性,体验了一段美好而又独特的集体生活。下面有请高二3班胡容晓同学为我们分享劳动感言,大家掌声欢迎!

胡容晓:学农活动,对于久居城市的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三月中旬,我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踏入了溧水充满生机的田野。在那里,我们领略田野风光的独特魅力,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农业文化的深厚。

野炊可以说是许多同学记挂最深的经历了。虽然此前我也常在家做饭,但野炊时一下子见到那么多食材、那么大一口锅,还真有点发怵。好在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大家很快行动起来,有做饭经验的同学负责烧火、掌勺、吩咐指挥,有的同学洗菜切菜,还有的同学帮忙搓肉圆调酱汁。在短短的两小时不到时间里,每个小组竟然都完成了十道菜式!当我们围坐在圆桌边举杯庆祝时,没有什么比那一刻的凝聚和团结更美好了。

记得一天下午我们来到一个大棚体验磨豆浆。分好组后,大家都跃跃欲试。一开始,我们以为只需要简单地将豆子和水放入石磨转动即可,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远非如此。豆子的浸泡时间、石磨的转动速度、豆浆与豆渣的分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心把控。大家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可磨出来的浆液还是有些粗细不均。一位老师傅走过来看到我们的成果,摇摇头无奈地说:“你们的不够细腻呀!”我们请教他窍门,老师傅告诉我们这些豆子只磨一次是远远不够的,要把磨出来的内容里还未完全被碾碎的重新挑出来再磨一次。

为了高效地分离磨好的液体和碎豆子,我们组的同学们发现了一种好方法:把手彻底洗净消毒后,直接把手伸进盆里挑选捞取。这听起来很幼稚,但当我们的手进入盆里,被冰凉黏糊的豆浆原液裹挟时,一种奇异的满足和欢饮充满了我们的内心,就好像真正接触到理解到了这些食材一样。而且这种方法确实很有效,路过的教官皱着眉头又赞许地看着我们。我满手汁液、满心欢喜,看着随着石磨的缓缓转动,淡黄色的豆浆逐渐流出,混合着豆子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当然,磨好后的豆浆原液还需要经过过滤、高温蒸煮和加调料等步骤。当我们排队喝到热气腾腾的甜甜的豆浆时,那种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我才真正体味到所有食物、任何物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一次转动石磨,都是向最终成果的推进。每一碗豆浆,其实都蕴含了汗水和智慧。

短短的三天时间流过去,留下的是怀念与记忆。有清晨起床时透过薄雾低地挂在天边的浑圆红日,有空旷原野中传来的鸟儿啁啾,有和同学们一起即兴背诗,做“田园诗人”的畅快欢乐,有晚上仰头看天空时烟花绽放世界被打开的惊叹与感动。

这次学农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更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洗礼。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也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城市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珍惜每一次劳动的机会,努力将所学所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感谢胡容晓同学的精彩发言。一顿饭,几个菜,八九个小伙伴,忙活半天才吃上一嘴,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此次学农,我们收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自信自豪,更体会到了父母一日三餐的用心与艰辛。

中午的南外校园里,也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每天在积极的劳动中,感受快乐与满足,成了校园一道文明、靓丽的风景线。下面有请初一7班黄悦涵同学作为代表,分享初中劳动实践的所思所感。

黄悦涵尊敬的老师们,敬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内容是我对初一劳动实践活动的一些收获与感想。

从开学起,我们初一年级每周都有班级轮流安排同学们去校园的各个角落执勤。每到中午,我们都会看到身着红色马甲的同学们在校园里清理遗落在地上的垃圾。

那次我去操场执勤的时候,只见篮球筐下、足球球门旁、跑道上垃圾随处可见。奶茶瓶子、汉堡包装纸、甚至还有鸡骨头全都散落在操场的地面上。我对此匪夷所思,不懂得为什么本该在食堂呆着的垃圾会出现在操场上。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同学们着急踢球,吃完饭就直接把垃圾扔到操场上了。于是,我和执勤的同学们不得不一起拿着垃圾袋,一个一个地把这些垃圾捡起来。但当垃圾装满了一个又一个垃圾袋后,又有打球的同学随手扔出新的垃圾。直到快一点钟的时候,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回到班上,我们才将操场上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把垃圾袋全部扔掉后,每个人都大汗淋漓,累得好似刚刚跑完长跑一样,一个个瘫坐在地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保洁阿姨平时打扫学校时的不易,纷纷调侃道自己再也不敢乱丢垃圾了。

尽管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乱扔垃圾会对他人造成的不便,但在平时生活中还是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已经在执勤中深有感触的同学们,他们有时还会不自知地随手将垃圾扔在地上。经过其他同学的提醒,他们才又恍然大悟,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又忘了。”

同学们的“健忘”不禁让我感受到,我们南外学子在体会劳动不易的基础上,更要将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学付诸于行动,让垃圾归位成为一种习惯,让美好的校园环境成为常态。谢谢大家!

谢谢黄悦涵同学。一次次弯腰,捡拾的是垃圾,倡导的是文明,传递的是美德。当然,希望同学们珍惜身边每个人辛勤的工作和志愿者们无私的付出,从不随便乱扔垃圾做起,用自己的举手之劳,让校园变得更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将劳动精神融入日常。劳动,是按时认真值日、妥善处理自己的垃圾;是收纳整理自己的书桌、房间;是帮助父母洗菜烧饭洗碗、扔垃圾、取快递;是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也许我们所做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巍巍高山始于积土,滔滔大河源于细流,文明的长河正是由一个个“道德的细节”汇集而成。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的过程。知识的丰富,才能的提高,素质的增强,都是通过劳动和积累完成的。让我们将劳动的种子深植心中,用劳动诠释青春,用劳动灌溉梦想,以劳动为笔,书写更美好的人生华章!谢谢大家!